普京为何不打算出席金砖国家峰会 国际刑事法院要求制约。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宣布,普京将通过视频连线参加7月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峰会,而拉夫罗夫则会线下参会。由于国际刑事法院的要求,巴西未允许普京亲自出席。俄罗斯作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此次普京以视频形式参与峰会,背后反映了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2023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以“冲突罪”为由对普京发出“逮捕令”,巴西作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缔约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显得尤为关键。
乌沙科夫明确表示,正是因为“国际刑事法院的要求”,巴西政府无法允许普京参会。这一情况凸显了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的互动与博弈。目前俄乌战场形势依旧胶着。乌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称,俄军在苏梅州的推进已被阻止,乌军成功收复部分区域;俄国防部通报,俄军在多个方向发动攻势并击退乌军。战场的僵持局面让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行动受到更多关注和制约,普京缺席金砖峰会线下活动也被视为这种制约的一种体现。
印度总理莫迪开启了为期8天的五国之行,首站加纳就取得显著成果,被授予最高勋章“加纳之星”,双方签署多份涉及文化交流等领域的谅解备忘录。莫迪还提到,印度公司在加纳投资达20亿美元,涉及900个项目,两国计划五年内将双边贸易额提升一倍,并加强关键矿产领域合作,加纳供应了印度70%的进口黄金。莫迪此行将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视为重要行程,旨在加强全球南方友谊,深化在金砖等多边机制内的合作。有印媒指出,莫迪此行志在确保印度的关键矿产供应链,印度公司已积极参与非洲和拉美地区矿产开采,还在同阿根廷等国磋商关键矿产合作。不过,印度国内也有不同声音,国大党领导人批评莫迪不顾国内亟待解决的问题,浪费纳税人钱。
金砖峰会将于7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筹备工作进入最终阶段。巴西作为轮值主席国,聚焦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与推动全球治理改革,设定了六大核心议题:全球卫生合作、贸易投资金融、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多边和平与安全架构、制度建设。从这些议题可以看出,金砖国家不仅关注传统经贸合作,也在积极应对全球热点问题,展现了作为发展中国家合作平台的重要作用。
为保障会议安全,巴西部署约两万名军事人员,主会场空域严格管控,武装战斗机巡逻,警方在领导人下榻酒店附近部署狙击手,安保级别堪比2016年里约奥运会。有消息称,峰会期间金砖国家可能宣布设立由新开发银行支持的新担保基金,旨在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投资,应对全球投资格局转变。俄罗斯官员的表态进一步挑明了其中的关键。虽然没有直接说“巴西不安全”,但因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巴西作为缔约国在普京参会问题上的无奈,实际上反映出一种潜在的安全顾虑和政治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普京选择视频参会,既是对现实的一种回应,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在当前国际形势动荡的背景下,金砖国家峰会的召开具有特殊意义。贸易战、地缘政治紧张、技术与资源争端等问题凸显,金砖国家为世界提供了捍卫基于国际法的平衡、多极化国际秩序的解决方案。普京的缺席以及背后复杂的国际因素,使这次峰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成为观察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美港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